【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涿州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項目概念規劃》順利通過評審 2021-10-21






2021年10月21日,我院編制的《涿州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概念規劃》在京順利通過評審。評審會議由涿州市委市政府、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組織召開,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總經理譚華主持,邀請了中國工程院戴景瑞院士、李德發院士;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李兵弟及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中農業大學、阿特金斯中國、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9位專家進行評審。南京市政院高質量發展研究院作為編制單位進行了詳細彙報。
涿州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作為新戰略背景下的空間承載地,佔地面積約109平方公里。《涿州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概念規劃》的編制實施對於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打造京雄保鄉村振興示範樣板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通過農科經濟促產業發展,釋放區域經濟發展活力。自本規劃編制以來,我院充分發揮在城鄉規劃、產業策劃領域的智庫打造能力,統籌分析區域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與資源稟賦,在國土規劃窗口期,對上相關規劃進行整合梳理,同時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結合農高區申報訴求,實現“大農業大格局、高起點高質量”總體要求,提出了“慧聚全球 種鏈未來”建設目標,探索屬於涿州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構建了農高區生物種業農業產業體系以及鄉村振興樣板發展路徑,完成建設投資與產投開發項目策劃。
規劃獲得了與會專家與代表的高度評價。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規劃定位準確,目標明確,內容完整,可操作性強,規劃實施有利於促進涿州申報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從宏觀方面,提出理清農高區與北京、雄安、保定以及涿州主城關系、差異化發展、呼應國家層面政策等建議;從微觀層面,提出農業產業落地深化、創新發展體制機制、發展文旅聯動等建議,給後續深化整合工作點明了思路方向。
中國工程院戴景瑞院士指出:涿州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項目開發應首先加強交通、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農高區建設打好基礎;要突出科技優勢,涿州農高區應緊緊依托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科研資源,慧聚全球,積極引進和培養創新平台,人才基地。
中國工程院李德發院士指出:現代農業示範區主要解決農業問題,切實通過農高區申創帶動農業發展、農民創收和鄉村振興發展;應明確人才引進、創新要素集聚、科技金融等政策機制保障,增強服務意識。
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李兵弟指出: 農高區建設要牢牢把握住姓“農”姓“高”的定位,農村現代化不能丟,應充分考慮農民的共同參與,進一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南京市政院總經理夏文林在致辭中提出,實施國家農高區規劃建設項目,對於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撐京雄保一體化發展,發揮著重要的驅動作用;農高區規劃立足區位優勢,服務北京雄安兩大核心,對涿州市未來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政治意義;農高區規劃立足保定,以都市農業為引領,對於搶佔鄉村振興發展機遇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充分對接中國農大,加快科研技術成果轉化孵化,建立“政校企合作”模式,對於農高區多位一體融合發展、保定市多方戰略合作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在農高區項目繼續推進的基礎之上,結合南京市政院全產業鏈規劃設計及數智化打造能力,配合涿州市市委市政府、中國農業大學和葛洲壩集團,通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修復、礦山治理、文化旅遊、鄉村振興以及農業現代化等領域的深入合作,拓展農高區質量發展新內涵。
涿州市委常委、涿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涿州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培棟等市委、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市發改局、科技局、自然資源局、農業局、交通局、生態環境局、水利局及高新區、園區辦、東城坊鎮、孫莊鄉黨委等有關部門代表;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助理張永生;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葛洲壩生態環境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月、副總經理陳愛國;南京市政院總經理助理沈巍等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