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水務集團技術委員會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2019-08-29














8月26日,北控水務集團技術委員會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彭永臻,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鄭興燦等五位外部委員,北控水務集團黨委書記靳峰,高級副總裁楊光,高級副總裁于立國,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艾,顧問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主任杭世珺,技術委員會內部委員及技術中心、水環境研究院等相關部門代表參會。
楊光在大會致辭中指出,要將北控水務打造成世界級的水務資產運營管理平台,技術要發揮支撐作用,與運營共同成長。在2019“品質質量年”裏,集團加大了技術和管理力度,明確了產品標準化和管理標準化兩大工作內容,進一步推動貫穿投資、技術、建設、運營的大技術體系建設。希望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能在戰略層面、重大科研方向和重大項目上,為集團把握方向、指點迷津,把更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引入北控水務。
于立國結合集團全面創新戰略,強調了集團在由大到強的十年發展中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他指出,目前,集團正從技術、管理、商業模式三個層面進行創新,積極研究、實施有關戰略落地的制度辦法,希望技術層面可以湧現更多優秀成果,為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杭世珺闡述了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的重要作用,指出在北控水務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特別是輕資產戰略落地的關鍵階段,隨著環保監管越來越嚴,希望委員會能集中力量,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協同努力做好做實技術工作,推動北控水務乃至整個環保行業的發展進步。
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鄭興燦介紹了北控水務集團技術委員會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成員組成、運作規程及工作計劃。他表示,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作為集團技術委員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科技進步與技術支撐方面,要發揮積極作用,不斷提升集團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會議特邀彭永臻院士、王凱軍教授分別作題為《AOA異養與自養耦合污泥減量強化城市污水深度脫氮除磷》和《從低碳社會到低氮社會的污水處理技術》的專題報告。彭永臻院士詳細介紹了直接利用污泥發酵混合物為碳源進行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缺氧反硝化的技術,分享了其在深度脫氮除磷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王凱軍教授從水污染控制技術發展曆程出發,闡述人類活動對全球氮循環的影響,並展望了未來污水處理的氮處理、回收及利用的技術發展趨勢。
技術中心總工程師王豔對城鎮水務技術業務工作進行了彙報,並提出落實輕資產戰略的標準化建設、節能降耗措施及高排放標準工藝研究等多個重點工作方向。
水環境研究院院長助理李鑫瑋對城鎮水務研發工作進行了彙報,提出技術研發的定位要從實際需求出發,解決技術痛點、難點,賦能卓越運營。
中部大區總工孫曉航與技術中心技術一部經理王發珍圍繞城鎮水務的提標技改工藝路線和參數的選擇、高標準排放等方面進行了彙報。
與會專家重點就以上彙報從政策背景、排放標準、技術路線、運營管理等方面展開了全面分析研討,給出了從宏觀策略到具體措施的系統性建議。
靳峰指出了技術對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他希望集團技術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共同努力,搭建技術交流平台,分享工作中的問題及經驗,汲取院士、專家、教授的睿智良策,為北控水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將大力推動集團整體創新能力、工程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以及集團標準化和智慧化建設的落地。本次大會充分體現了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技術研討的高度、深度與廣度,不僅深度挖掘一線痛點問題,還高屋建瓴地展望行業趨勢,為集團城鎮水務工作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將努力打造更加高效、務實的機制,加強橫向跨專業、縱向跨層級協同,強化技術與建設、運營的高效結合,在可行性與可能性之間探索最佳平衡點,形成具有北控水務特色、聚焦北控水務問題、促進北控水務發展的技術體系。城鎮水務專業委員會將以本次成立大會為起點,不斷提升提供優質解決方案的創新能力,推動落實技術為運營服務、運營為品牌服務,全力為集團實現輕資產轉型提供堅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