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友好 減量循環 | 請查收北控水務泥處理與處置解決方案 2021-07-19
重水輕泥、污泥處置難、資源轉化難是水處理乃至環境領域的難題,也是相關部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提出要泥水並重,加快補齊污泥處置設施短板,破解污泥處置難點,實現無害化推進資源化。
“以出路定思路,以處置定處理”理念引領污泥處理處置的行業發展
多年來,北控水務不斷吸取經驗,系統總結,形成了一套污泥全價值鏈條的系統保障體系,為客戶提供包含“區域污泥出路診斷”“最優處置路徑挖掘”“技術路線集成優化”“全生命周期谘詢和運營管理服務”等一系列市政污泥處理處置系統解決方案。同時,通過深度挖掘並建立城市賦存產業資源和污泥處理處置產業之間的鏈接關系,重塑完整的資源再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青島即墨污泥處理處置中心項目便是典型案例之一。
“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污泥碳化項目”——青島即墨污泥處理處置中心
青島市即墨區是國家環保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位居全國前十位。隨著即墨區的快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污泥處理與處置問題日益凸顯,如污泥處置量日益增加、缺少環境友好的填埋設施、無法實現無害化再利用,污泥惡臭導致的環境及社會問題時有發生。
即墨區政府高度重視污泥處理與處置工作,開展專題研究,決定建立污泥集中處置中心,並在全國範圍進行技術方案征集。經過多輪的專家論證和技術路線比選,綜合考量用地、減量、無害、大氣影響、社會穩定等多方因素,最終確定採用碳化工藝原位處理污泥。北控水務憑借著多年專業經驗和創新的解決方案,在青島即墨污泥處理處置中心項目獲得客戶認可。
通過從產泥端到出路端的統籌分析與系統規劃,以碳渣出路研究為起點,並作為判斷工藝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據之一,製定了處理規模300t/d(含水率80%)採用“深度脫水+幹化+碳化+煙氣淨化+建材利用”的污泥碳化工藝路線。
為避免運輸過程中的二次污染,項目採用原位處理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但現場空間條件十分有限,其中幹化、碳化處理主車間建築面積僅有1500㎡,不足正常設計水平的三分之一。對此,充分發揮自有的“泥水協同”技術優勢,通過對污水廠原有污泥脫水機房改造,把污泥處置分割成多個模塊分布在污水廠原有構築物之中,在高效完成污泥處理處置的同時,緊湊集約利用土地,釋放城市環境容量。
為實現最優處置路徑,開展污泥特性研究、碳化工藝設計研發、工藝能量平衡研究、幹化碳化設備研發及碳渣資源化利用研究,並形成包含“污泥接收及儲存系統”“污泥濃縮調理及深度脫水系統”“污泥幹化系統”“污泥熱解碳化系統”“煙氣處理系統”五大核心工藝系統,以及“碳渣冷卻及存儲系統”“壓縮空氣及氮氣系統”“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三大輔助系統的完整污泥碳化工藝技術,可滿足國家對污泥處置的標準。
通過五大核心工藝系統+三大輔助系統的集成,北控水務自主研發的碳化技術具有五大特點:
工藝先進,運行穩定:採用中高溫熱解碳化工藝,熱解過程中不產生焦油,熱解氣燃燒溫度大於850℃,污染物分解徹底,助力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終產物少,利用範圍廣:污泥減量85%以上,終產物含水率≤1%,污泥中重金屬固化,氮磷鉀等營養物保留在污泥碳中,滿足土地利用和建材利用要求,有利於污泥資源化利用。
綠色低碳,能量自循環:碳化熱解過程產生的可燃氣燃燒循環利用,減少能源消耗,一部分有機碳封存在碳渣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助力推動“雙碳”目標實現。
煙氣量少,排放標準高:煙氣排放滿足國家《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製標準》(GB18485-2014)及山東省地方標準,排放量僅相當於污泥焚燒的30-40%左右。
無二噁英,環境更友好:熱解過程無氧,從源頭消除了二噁英產生的條件,車間內污泥全封閉管理,污泥臭氣協同燃燒淨化,有效避免污染,成為環境友好型污泥處理處置項目。
穩定運行,成為國內污泥碳化處理領先工藝
項目運行兩年以來,污泥處理量超220噸/日,運行成本合理、產出物穩定、生產環境友好,實現了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通過管理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國內污泥碳化處理工藝中實際處理規模最大、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直接運行成本最低的項目,完全實現了預期目標。
北控水務三大核心競爭力有效解決污泥處理與處置難題
方案系統化:北控水務在重塑完整資源再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在環保領域的產品力優勢,通過“方案系統化”從產泥端到出路端,統籌分析,整體規劃,為客戶提供系統化的“以出路定思路,以處置定處理”解決方案。
工程模塊化:以產出物劃分產品功能模塊化,按最終消納路徑實現模塊集成組合與開發,為客戶提供模塊化的最優配置與整合。
服務專業化:擁有從谘詢、規劃、方案、工程建設到運營管理的全鏈條專業團隊服務,以專有技術為客戶實現定製化的專業技術支撐。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環保產業將迎來新一輪重要窗口期,北控水務結合“30·60”雙碳目標,在建材資源化、水質淨化、河道生態修復等眾多領域將進一步深化污泥處置的應用探索,積極挖掘更加安全、高效、環境友好的多元化污泥處理處置路徑,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北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