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水务是北控集团旗下专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旗舰企业, 北控水务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投资建设与运营服务商,北控水务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7名;北控水务作为一家综合性、全产业链、领先的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产业投资、设计、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与资本运作为一体,总资产、总收入和水处理规模位居国内行业第一位。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编号:371)在香港主板上市,已入选香港恒生中资指数成份股、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指数等多只重要国际成分股。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

中國日報 | 北控水務李力:新階段環境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1-04-14

2021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會與轉換之年,我國迎來全面邁向向現代化強國新發展階段。“國家新發展階段牽引行業發展新階段,生態環境內化為經濟發展財富。”北控水務集團執行總裁李力近日在“第十九屆水業戰略論壇”現場分享了北控水務對環境產業新階段的解讀,以及對未來新發展的規劃,引發業內熱議。

今年3月提出的“高質量發展”主題,明確新發展階段下,環境產業落實高質量發展的具體任務,涉及農業面源治理、鄉村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水污染精準治理和生態修複、城鄉新固廢處理與處置等方面。

李力認為,與社會公用事業其他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相比,環境產業仍有較大局限性,要踐行環境產業新階段的發展內涵,就要改變環境產業當前的發展方式,從碎片化發展轉變為系統性發展,從粗放型發展轉變為精益性發展,從消耗型發展轉變為價值型發展,從封閉型發展轉變為共創型發展。

“新階段提出了新的發展需求,環境產業的發展也需要新突破。”李力表示。


“城市水管家”交付城市環境績效目標


活躍的互聯網企業多從事城市運營工作,李力認為同樣作為城市運營的垂直領域——水務領域在其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水務管家這一細分行業。“再細分下去,新型城鎮化、城市更新帶來的城市基礎設施的升級,將會誕生城市水管家,新型工業化、綠色生產、工業基礎設施升級將產生工業水管家。”

“城市水管家落實國家綠色發展戰略,支持產業綠色升級與規模化發展、拉動社會綠色消費,創造居民美好生活環境,面向客戶,提供全流域、全要素、全業態、全周期等‘四全’一體化運維系統,交付城市環境績效目標。”李力表示,通過水資源總量、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承載能力的“三水”統籌,在新格局、新動能、新階段、新模式下提升環保企業價值,推動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十四五”期間長江大保護骨幹力量,助推國家戰略達成。

李力認為,城市水管家向上協調相關政府,機構政策機制,向下管理涉水資產,最終實現運營管理整座城市的水務相關資產,實施過程可以存在城市水管家運營平台和非城市水管家運營平台企業共存過渡階段。以北京市大興區新鳳河項目為例,北控水務采用“政府+承接單位+協同企業”的新型分工協同關系,以關鍵工程精準治理,實現流域項目的斷面(點狀)達標交付。

李力透露,工業水處理作為水處理行業的“最後一公里”,鮮有水處理企業涉足,但北控水務認為這中間可創造較大的價值空間,因此建立了“工業水資源智能管理係統”。


服務美好生活,實現價值創造


“環境產業的重要使命是實現環境價值轉換,將原來的黑臭水體與‘鄰避’污水廠等城市負資產轉化為支撐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與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正資產。”李力表示。

據了解,北控水務旗下的洛陽洛河水系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在實施治理5年後,生態環境治理投入實現了“正向產出”,體現為對周邊消費的激活和對周邊區域土地價值帶動:周邊消費方面,對美團餐廳人均消費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洛河周邊區域對消費有明顯促進作用,且西北岸高檔餐廳較多,人均消費提升40.7%-65.7%;周邊區域土地價值方面,對洛陽市住宅POI進行分析發現,河岸周圍住宅集群明顯,濱河地塊增值206.2億元,租金提升1.35億元/年。

除了城市資產的環境價值轉換,李力認為,從綠色經濟到藍色經濟轉變以及基礎設施融合與協同效率提升,也是價值創造的實現途徑。

“目前環境產業新發展的一個趨勢就是在新治理體系下的‘基礎設施融合與協同效率提升’,傳統業務的跨界融合系統成為提升環境治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據李力介紹,北控水務在太原市的多源多網模式、常熟的“引水供能”模式均有嚐試,同時,北控水務還通過與其他行業合作對農村污水處理站進行廣告、通訊、物流等方面的站點開發,實現了基礎設施融合發展。


共創共建是環境產業新階段的新趨勢


“共創共建是環境產業新階段的新趨勢,體現為以服務為核心的經濟模式,在此模式下需要三方一體的合作共贏協同模式,以及圍繞未來差異性需求的持續探索實踐。”李力指出,過去以及當前的經濟模式是B2C、B2G,但隨著經濟模式從產品經濟向服務經濟、體驗經濟發展過渡,C2M勢將成為主流。“客戶作為資源參與整個生產過程,會極大地加快認知周轉率,大量的錯誤認知在快速迭代中被過濾刷新。”

李力分析,當前環境產業對服務經濟高度重視,服務經濟和產品經濟不同,生產過程和服務過程是合一的,是時空一體化的,所以客戶一定要參與到共創共建之中,一定要讓客戶共同體驗這一過程。服務經濟是供需一體化的,“政府+企業”是共創共建的新主體,新主體的特征是政府引導、企業實施、社會參與,例如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與政府形成的共創共建新主體,提供了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模式。

李力指出,在上述模式下,龍頭企業將面臨轉型,合作共贏將成為主要路徑。龍頭企業與政府合作,形成供需一體,“地方政府+龍頭企業”成為“命運共同體”;龍頭企業與同行、友商合作,形成總分一體,“龍頭企業+骨幹企業”成為“發展共同體”。

以北控水務與銀川市政府共創共建的銀川第一水廠項目為例,該項目管理點多、面廣,北控水務采用高效、精細化的“1+X”管理模式,成功打造了城市生態綠島滿足群眾對美好環境的生態需求,最大限度擴大綠化面積,打造四季如春的開放式立體公園。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