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院】南京市政院編製的《江蘇省城鎮排水管網排查評估技術導則》發布 2020-09-16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生態環境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建城【2019】52號)要求,科學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提高城鎮排水管網排查評估工作質量,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托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開展《江蘇省城鎮排水管網排查評估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編製工作。目前,《導則》已形成定稿文件並由省住建廳下發至江蘇省各有關市、縣等貫徹執行。
編製過程中,南京市政院充分利用相關項目的實踐經驗,對文稿進行多輪討論、反複論證、精心推敲,充分吸納各方意見。在現行的國家、行業、地方相關法規基礎上,結合江蘇實際情況,提出了“四位一體”的排查方案,系統梳理了管網排查的技術路徑和工作流程,明確了排水口、排水管網和排水戶的調查方法,以及水質檢測的指標選取和取樣要求,並給出了科學的評估方法。得到了國內城鎮排水管網領域知名專家的充分認可和肯定。
《導則》共分9章,包括總則、術語、技術路線、管網測繪、管網調查、管網檢測、管網評估、成果驗收、質量控製等主要技術內容。
省內各地根據導則製定城市污水管網排查與檢測方案,形成分年度計劃,近期重點排查檢測旱天生活污水直排、雨天合流製溢流污染、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偏低、生活污水管網空白區等問題,突出對沿河排口、暗涵內排口、沿河截流幹管等的排查,查清河水地下水入滲、雨汙混接錯接、污水直排等情況,形成管網排查和檢測評估報告,為實施管網改造和修複提供技術支撐。建立完善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係統(GIS),實施動態更新,實現管網管理信息化、賬冊化。逐步建立城市市政排水管網定期排查檢測製度,形成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長效機製。積極與居民小區、公共建築和企事業單位等設施權屬單位或物業代管單位及有關主管部門對接,建立由設施權屬單位、企事業單位及有關主管部門協同推進的排查機製。
《導則》的實施可有效指導排水管網排查評估工作,對促進城鎮排水管網排查評估工作的規範、有序開展意義重大。此外,作為水環境領域和給排水行業的領軍企業,南京市政院積極主導和參與了包括《城市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設計導則》《脫氮濾池通用技術規範》等相關規範、標準與導則的製定,以先進技術和雄厚實力助力污水處理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