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山東 | 北控水務聊城區域:為水城生態與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2025-09-01
在山東的西部,有一座因水而興、因水而美的城市——聊城。悠悠流淌的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千年的繁華與靈動。如今,在守護聊城這片碧水藍天的征程中,北控水務聊城區域公司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以專業實力和責任擔當,為當地的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源源不斷的力量。
北控水務聊城區域公司於 2022 年正式成立,業務範圍涵蓋聊城市與淄博市,本部設立在聊城市冠縣。公司緊緊圍繞市政水務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兩大核心主業,旗下項目眾多,包括6座汙水處理廠、2座再生水廠、1個南水北調項目(含中型水庫1座)、1個人工濕地、1座汙泥處理廠以及1個平台公司,總運營規模超過60萬噸/日,宛如一張精細的水生態守護網絡,全方位覆蓋聊城區域,為城市的水安全保駕護航。
汙水處理升級,改善河流水質
汙水處理,是守護城市水環境的第一道防線。近年來,隨著聊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長,汙水排放量不斷攀升,對汙水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北控水務積極響應,加大投入,通過一係列項目建設與技術升級,顯著提升了聊城區域的汙水處理水平。
2024年1月24日,冠縣嘉誠水質淨化處理廠擴建項目全麵通水,這一項目的建成新增了6萬立方米/日的汙水處理規模,極大程度緩解了冠縣長期以來麵臨的汙水排放壓力。該項目采用了先進的汙水處理工藝,從粗格柵及進水泵房,到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再到AAO生物反應池、沉澱池、活性炭吸附池、磁混凝沉澱池,最後經次氯酸鈉消毒出水,整個流程環環相扣、科學高效。處理後的汙水,汙泥脫水至65%含水率,出水水質更是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 – 2002)中的IV類標準。這些優質的再生水,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清泉河等水係,為改善海河水係水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有效解決了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實現了汙水資源化利用,讓曾經飽受汙染困擾的河流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茌平區作為聊城的工業強區,產業能耗強度高、汙染物排放量大,汙水處理任務艱巨。北控水務旗下的茌平區北控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勇挑重擔,對一期工程進行改造升級,新建二級提升泵房、活性炭吸附池、磁混凝沉澱池等一係列先進設施。經過不懈努力,公司廢水處理能力提升至11.5萬噸/日,出水主要指標如COD、氨氮、總磷、總氮、氟化物等達到地表水準IV類水標準。這一舉措有效解決了茌中河等當地河流的汙染物指標高的問題,使流域汙染得到有效控製;同時,處理後的“清水”作為中水絕大部分由企業回用,用於生產循環再利用,達到節約用水,提高經濟效益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剩餘的小部分“清水”排入茌中河,作為農業的灌溉用水。極大的提升了城市河流水質環境,提高了城市品位及居民生活環境。
濕地生態修複,打造城市綠肺
如果說汙水處理廠是城市水生態的“淨化器”,那麼人工濕地則是城市的“綠肺”和“生態調色板”。北控水務在人工濕地建設與運營方麵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聊城區域打造的清泉河人工濕地便是其中的典範之作。
冠縣清泉河人工濕地總占地麵積226畝,其中潛流濕地120畝。它采用水平潛流濕地 + 表麵流濕地的組合工藝,利用植物強大的吸收、代謝、分解等功能,對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中水進行深度淨化。經過多年穩定運行,這裏的水質主要指標100%達到Ⅳ類,且80%以上天數達到地表Ⅲ類,淨化效果十分顯著。
清泉河人工濕地不僅是一個高效的水質淨化係統,更是一個集自然生態保護、生態觀光休閑、生態科普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型開放式公園。漫步在濕地中,香蒲、菖蒲、梭魚草、水蔥等各類濕地植物鬱鬱蔥蔥、競相生長,營造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清澈的水麵上,不時有魚兒躍出,岸邊的親水平台上,市民們悠閑地欣賞著這美麗的濕地風光,拍照留念。這裏已然成為當地居民和遊客親近自然、放鬆心情的熱門打卡地,讓人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幸福與美好。
清泉河人工濕地的成功建設與運營,為聊城區域的濕地生態修複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其他地區的水生態治理樹立了榜樣,有力推動了聊城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技術創新引領,提升建設效率
在推進項目建設與運營的過程中,北控水務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探索新技術、新工藝在水務領域的應用,為提升項目建設效率和運營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
冠縣擴建汙水處理廠AAO生物反應池是北控水務成套預製裝配式技術的首次落地項目。該單體內混凝土池壁、池頂板、走道板、工藝溝渠等全部采用裝配式結構形式,根據上海市發布的《水務建設工程預製率、裝配率指標》測算,本項目單體裝配率高達66%。池壁結構更是采用了北控水務與三一築工聯合研發的 “裝配式水廠 (建構築物) 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套技術,這一技術成果順利通過科學技術成果評價,獲評“國際先進水平”。
裝配式技術的應用,讓冠縣擴建汙水處理廠項目展現出諸多優勢。整體安裝周期不到一個月,相比傳統建設方式大幅縮短了工期,充分展示了水務裝配式成套技術在提升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進度方麵的領先優勢。同時,北控水務與構件加工團隊緊密協同,嚴格把控構件生產工期和質量,每一塊構件都經過精心檢測,確保符合技術標準。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推動了市政水務建設工藝的升級與品質的提升,為水務行業產品工藝技術轉化實施路徑提供了重要借鑒經驗,引領了行業發展新方向。
助力供水安全,推動綠色發展
除了汙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北控水務聊城區域公司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方麵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臨清北控水務有限公司負責張官屯水庫及配套管網的建設、運行和維護工作,承擔著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魯北輸水幹線在臨清市的分水任務,同時調引部分黃河水,與長江水聯合調度,向臨清市重點工業企業和城鄉生活供水。
通過這一供水體係的高效運行,有效減少了區域地下水的開采量,極大地緩解了當地由於地下水超采引發的諸多生態環境和地質問題,對改善臨清市生態環境、推動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為保障水庫安全高效對外供水,公司自主研發“自動控製多泵同頻運行及定時切換技術”,大幅提升了出水穩定性,優化了出水水泵的運行狀態,同時實現了節能降耗,降低了生產電費和運行成本,榮獲山東省水利廳、山東省總工會共同組織的“省水利行業金點子和技術創新競賽”三等獎。
此外,公司還充分運用數字化賦能,以供水安全管理為特色構建矩陣管理信息平台,加強水質監測、水源調度等實用性功能開發,形成一套適合平原水庫運行管理的矩陣建設經驗,兼具創新效果,可複製、可推廣,被山東省水利廳推薦為“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國家級試點單位”。自運行以來,先後榮獲“山東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示範工程”;“山東省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單位”;山東省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製”優秀試點單位;“水利部標準化管理工程”等行業榮譽。
圍繞水庫運行管理的核心業務,不斷完善水庫數字化體係建設,全力提升公司運營管理水平,保障水庫持續優質穩定供水,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專業的水務服務能力,為臨清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北控力量。
在汙泥處置方麵,茌平區北控利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同樣走在行業前列。作為茌平區重點環保項目、海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項目之一,也是聊城地區唯一對汙泥進行高溫好氧發酵的汙泥處理工程,其汙泥設計日處理量達80噸。好氧發酵工藝具有節省動力消耗、不產生廢水和煙氣、產品質量穩定、處理效果好等諸多優點,發酵產物可廣泛應用於苗木栽培、園林綠化等領域,完全實現了汙泥的無害化、穩定化及資源化處理,為聊城區域的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
北控水務聊城區域公司在守護聊城碧水藍天的征程中,憑借一係列卓有成效的項目建設、技術創新和優質服務,為當地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未來,北控水務將繼續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不斷探索創新,為聊城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與聊城人民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生態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