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 | 南京六合北控水務,見證環保與科技的詩意融合 2025-09-04
今年,正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南京六合全力推進生態治汙與水環境治理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生態答卷。如今,漫步在六合的河畔湖濱,一幅清水綠岸的詩意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天藍水清成為最鮮明的生態底色,區域內處處流淌著生態之美。
而這背後,離不開南京北控雄州汙水處理有限公司的實力擔當。其運用專業技術,為六合營造碧水藍天的生態環境築牢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北控雄州汙水處理有限公司的服務區域已覆蓋滁北老城區、滁南片區、雄州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及新城五大片區,服務麵積達38.75平方公裏,惠及64.08萬居民。廠區總占地140畝,規劃汙水總處理量12萬噸/天,中水總處理量6.4萬噸/天。目前已建成一二期汙水各4萬噸/天,一期中水2萬噸/天。為區域汙水治理搭建起了一套係統且堅實的防護體係,守護著一方水土的純淨。
花園廠區顯巧思
南京北控雄州汙水處理有限公司別具匠心地將環保理念滲透至廠區的每一處細微角落。踏入廠區,錯落有致的綠植與修剪整齊的花木相映成趣,讓人仿佛置身於城市公園。誰能想到,這片充滿生機的園區之下,正悄然進行著每日數萬噸汙水的淨化處理。打破“汙水處理廠必是異味彌漫、機器轟鳴”的固有印象,該廠以全覆蓋式處理池為基,遍植喬灌花草,讓治汙現場變身四季有景的生態空間。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工廠采用了先進的全自動化管理模式。在中控室內,工作人員能夠實時、精準地監控處理廠各個環節的運行狀況以及捕捉到廠內每一個環節的細微動態。每一次設備的運轉、每一道工序的推進,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控製手段,確保了對生產流程的精確把控。在這裏,環保不再是生硬的概念,科技也不再是冰冷的器械,通過這種方式,該廠將環保理念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以科技手段助力環保事業,實現了環保目標與科技應用的有機統一和完美融合。
技術革新賦新能
公司不僅在花園廠區的打造中盡顯環保智慧,讓綠色與工業和諧共生,更通過持續的技術革新,為汙水處理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與能量。
區別於傳統汙水處理工藝,該公司開啟了另一項別具一格的技術革新之旅。其生化係統采用多模式“A/A/O/A/O”工藝,在傳統A/A/O工藝基礎上進行升級,汙水處理工藝流程為多模式 A/A/O/A/O+二沉池+高效沉澱池+V型濾池+加氯消毒。其工藝在生化段增加預缺氧/後置缺氧區與後置好氧區,增強脫氮除磷功能,提高汙染物去除效率。此工藝能夠在進水水質水量發生較大波動時,靈活通過多點布水,交替曝氣等多種模式的調控運行,在出水各項指標穩定達標的基礎上,降低汙水處理能耗藥耗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中水循環更環保
水是生命之源,維係著萬物生長,而中水回用是公司踐行循環經濟的重要舉措。每日2萬噸汙水,在廠內中水車間經超濾膜係統深度“洗禮”後,水質穩穩達到地表水準IV類標準。這些重獲新生的“循環水”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一部分流淌在廠區的綠地間,滋養草木,實現了廠區內水資源的自給自足;另一部分用於外部企業、市政澆灌等,助力企業生產,為城市的綠色景觀增添色彩。
社會責任有擔當
為了播撒環保種子,讓節水護水的意識深植人心,公司在深耕汙水處理主業之餘,積極架起校企聯動的橋梁。聯合高校、中小學,通過強化校企合作,為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多所高校提供實景實踐基地,助力環保人才培養;在行業賽道上,與藍深集團、皖創環保、淮安國聯集團等夥伴攜手同行,以共學共促凝聚發展合力,爭做引領行業進步的標杆,用實際行動推動環保產業向著更協同、更高效的方向邁進。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南京北控雄州汙水處理有限公司用創新與實踐,守護著一方碧水藍天。未來,公司將始終懷揣綠色初心,在探索中突破,在奮進中前行,為環保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為美麗中國的建設書寫更多生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