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再生水回供南沙河、北沙河河道生态补水项目通水试运行 2025-11-07
当南沙河的河床不再裸露,当北沙河的岸线泛起涟漪——太原市人民期待的“河畅水清”图景,正随着一项关键项目的推进加速落地。11月5日,北控水务集团东部大区太原区域公司总经理兼太原市再生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海英在项目核心节点——9号东峰路学府泵站内接受太原新闻媒体采访。这一生态项目,经过管线试压、设备调试,已正式具备通水条件,即将为两条河流注入“生态活水”。
“泵站”与“管网”联动:再生水翻山越岭润泽河道
站在9号泵站旁,翟海英介绍到,太原市再生水回供南沙河、北沙河河道生态补水项目,核心建设内容为两座再生水泵站及17.9公里再生水管线,总供水规模达3.6万吨/日,其中,南沙河、北沙河将分别获得1.8万吨/日的稳定补水。
“杨家堡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大型景观水体生态补水要求,为项目直接供水提供坚实保障。”翟海英补充道。杨家堡污水处理厂达标水先经1号杨家堡泵站加压,通过学府街再生水管线输送至9号东峰路学府泵站,经二次增压后,依托东峰路再生水管网,分别汇入南沙河与北沙河。自2024年12月开工至今,项目在太原市委市政府、市城管局、市排管中心的统筹协调下,攻坚克难、连续奋战,高效推进,最终两条沉睡的季节性河流将被唤醒,实现从“零的突破”到“全面推进”的转变。
“生态”与“经济”链接:水润龙城驱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太原市再生水在大型景观水体应用的典型示范项目,该项目的落地具有多重战略意义。”翟海英表示,项目不仅以再生水替代传统新鲜水,有效节约宝贵的地表水资源,更通过河道生态补水涵养地下水,实现了城市生态治理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有机链接,为太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南沙河、北沙河项目即将通水的同时,太原再生水公司同步推进再生水回供玉门河河道生态补水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为两座再生水泵站及蒙山大街、新晋祠路及玉门河再生水管线约33公里,建成后将实现玉门河、九院沙河中下游补水,总供水规模6.5万吨/日。目前,泵站主体已完工,正在开展绿化、路面等配套设施建设。
“废水”到“活水”蜕变:在生态网中浸润民生福祉
该项目的推进,标志着太原市再生水这张“水生态网”,正在让清水润城的愿景照进现实。再生水作为太原市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核心水源,未来,将为城市生态与产业发展注入双重动力,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再生水顺着管线奔涌进南沙河、北沙河,昔日干涸的河道将重新泛起粼粼波光,小鱼摆尾穿梭,河水碧绿透亮,老人晨练健身,孩童嬉戏逐乐。这份人间烟火,终将成为太原市最动人的“生态打卡地”。






